【寫作技巧參考】
寫消防安全公開課觀后感,可參考以下要點:
1.明確主題與核心內容
開篇簡要概括公開課的核心主題,引出對課程內容的整體感受。
2.結合實例與案例
援引公開課中的真實火災案例或實驗,分析其成因及后果,強調“隱患就在身邊”的現實意義。
3.突出知識與技能收獲
列舉學到的實用知識,強調“預防大于救災”。
4.表達對消防員的敬意
提及消防員的英勇事跡和專業技能,表達對他們守護生命的感激與敬意。
5.反思與行動呼吁
反思自身及周圍人的消防意識不足,呼吁身邊人共同學習消防知識,參與安全演練,營造安全環境。
6.結尾生化
采用總分總結構,結尾升華主題,如“消防安全,從我做起,守護生命家園”。
【參考范文】
智慧之火,安全之燈——觀2025年秋季全國中小學消防安全課有感
當兩千年前的智慧穿越時空,與當代消防科技在屏幕上交匯,我仿佛目睹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。這場別開生面的消防安全課,不僅刷新了我對安全教育的認知,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中華文明中早已蘊藏的安全智慧。
“論語中的消防安全”環節令人耳目一新。酈波教授引領我們跟隨孔子周游列國,解讀那些看似與消防無關的經典語句中蘊含的安全之道。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”——這不正是消防安全預防為主的古老詮釋嗎?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”——提醒我們在安全問題上要虛心學習他人經驗。最讓我震撼的是“廄焚。子退朝,曰:‘傷人乎?’不問馬”的故事,孔子在馬廄失火時首先關心的是人而非財物,這種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,穿越兩千五百余年依然振聾發聵。古人早已參透的安全真諦,我們今日仍在學習踐行。
實驗互動環節則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象認知。當看到插排滿載時紅外線圖像顯示的溫度急劇升高,我終于明白了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在電氣安全中的現實意義。那個看似無害的多口插排,竟成為潛在的火災隱患。濃煙在先進儀器下無所遁形,揭示了火場頭號殺手的真面目——原來煙霧中的有毒氣體才是致命元兇。科技讓不可見的風險變得可見,讓模糊的認識變得清晰。
實景探索部分最是觸目驚心。跟隨鏡頭走進“熟悉”的場景,我才驚覺日常生活中竟隱藏著如此多的安全隱患:充電器長期插在插座上、樓道里堆放的雜物、廚房燃氣灶旁的易燃物……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火災的導火索。這讓我想起《中庸》所言“致廣大而盡精微”,安全既需要宏觀重視,也需要微觀細致。
三個求生錦囊的分享將課程推向高潮——保持冷靜、判斷環境、選擇正確逃生方式。這些錦囊妙計既融合了現代消防科學,又暗合中國傳統智慧中的“臨危不懼”、“因地制宜”。
觀罷全程,我恍然領悟:消防安全不僅是一門科學,更是一種文化,一種流淌在中華文明血脈中的生存智慧。從孔子的“傷人乎不問馬”到今天的“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”,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一脈相承;從古代的“防患于未然”到現代的預防為主,這種前瞻思維跨越時空依然閃光。
這堂課最美妙之處,在于它讓安全知識不再冰冷,而是有了文化的溫度和歷史的深度。它告訴我們,安全不是外在的束縛,而是內在的修養;不是臨時的應對,而是日常的習慣;不是現代獨有的課題,而是古今相通的智慧。
消防安全,歸根結底是生命教育。這場別開生面的課程,在我心中點燃的不是恐懼之火,而是尊重生命、珍視安全的智慧之燈。這盞燈,將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,讓我在未來的生活中,既能傳承古人的智慧,又能運用現代的知識,真正成為安全的主人。
》》 2025秋季全國中小學消防安全公開課回放視頻(完整版)
2025北京開學第一課播出時間是幾點到幾點? 2025年8月30日20:00首播、8月31日、9月1日 直播平臺: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、衛視頻道播出,“北京時間”網絡平臺、“北京交通廣播”“北京應急”新媒體矩陣等40余個平臺 直播主題:“大手…
.jpg)
全關注
